谷子,去皮后俗称“小米”,作为承载了悠久农耕文化的传统作物,谷子的杂交种选育曾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杂交谷子怎样默默守护我们的饭碗?联合国为何设立国际小米年?
3月16日晚,被誉为“杂交谷子之父”的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杂交谷子创新技术中心主任赵治海做客央视《开讲啦》节目,为全国观众揭开一段农学家与种子的难解之缘。
▲杂交谷子育种专家赵治海做客央视《开讲啦》节目
“杂交谷子就是我的根”
当世界上第一个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品种“张杂谷1号”选育成功时,曾有记者问赵治海,是否在那一刻感受到幸福?对此,赵治海说,幸福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自己的幸福并非来源于选育成功,而是当发现光温敏培育的方法、种下80万株实验谷时,在接到20多个农民让帮着找谷种的电话时,在把中国的杂交谷子成功推广到非洲时。
▲“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
“是杂交谷子选择了我,杂交谷子就是我的根!”
谷子杂交作为曾经的一项世界级难题,中国科学家研究十几年一直没有突破。赵治海和他的师傅崔文生先生始终坚守在杂交谷子研究的阵地上。赵治海说:“我们是‘笨人’,‘笨人’有一股劲,就是这东西越是大家不做了,我们就越不能离开。”
用小米崩的爆米花你吃过吗?
在节目中,赵治海带来了杂交谷子和普通谷子。看到外形差异巨大的两种谷子,主持人撒贝宁不禁感慨“这就像我跟姚明站在一起一样”。除了谷子,赵治海还带来一桌丰富的“小米宴”。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赵治海带去非洲的小米爆米花。当初带杂交谷子去非洲考察交流,因为小米稀饭、小米干饭不能带上飞机,又无法在当地现煮现蒸小米,为了让当地人尝到中国小米做的食物,他冥思苦想了很久也没办法。直到有一天,街上崩爆米花给了他灵感。“这个行,崩了以后又好分发,又好带。”小米爆米花新鲜出炉,一到非洲就受到当地人民喜爱。由此,中国杂交谷子开始走向世界,为全球人民吃饱饭作出贡献。
▲小米爆米花
这张照片,让人莫名安心!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遗传育种系水稻研究中心的同学带来了一张特别的照片,照片中,赵治海和袁隆平先生相对而坐,身后墙上挂着写有“超级杂交水稻”的实景照片,中间桌上摆着硕大饱满的杂交谷子。主持人看后不禁感慨,“这两个人坐在一起,就犹如两座大粮仓,让人莫名安心!”赵治海说:“袁老当时对我讲,杂交水稻今天起作用了,杂交谷子也要起作用。将来我们要在山上种杂交谷子,在山下种杂交水稻,这样我们国家的粮食就更加安全了。”
▲赵治海和袁隆平相对而坐
谈及梦想,赵治海说:“让谷子回归主粮,种植到2亿亩,就是我的谷子梦。”虽然实现梦想仍有距离,但在杂交谷子领域深耕40余年,赵治海始终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坚定前行。
让国家粮仓装上更多“中国粮”,为科学家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