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3日,习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调研,来到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山下农田,丰收在望。总书记临时叫停了车,走进一片谷子地,察看谷子、糜子等农作物长势,与陕北老乡拉起家常。“庄稼能不能浇上水”“地里有没有套种豆子”“家里几口人出去打工”……总书记和乡亲们拉起话来。他对陕北的乡情熟得很:“硬糜子做黄米馍,软糜子做油胡兰、油糕。”色彩斑斓的田野,风景旧曾谙,却又一切都在改变:推磨、碾磨全是机械化了;再问到打谷子,“不再打链枷了吧?”“是啊,如今都用三轮车子了。”龙头山山顶,秋风习习。总书记看了东边又走到西边,举目凝思,感慨万千。
▲习总书记托起小米谷穗和老乡拉家常
“硬糜子做黄米馍,软糜子做油胡兰、油糕。”其间,总书记与老乡们忆及多种以糜子为食材的陕西特色食物,令人倍感亲切。那么,糜子是什么粮食?
▲软糜子面油胡兰
▲糜子面油糕,也叫黍子面油炸糕
糜子科普
糜子,糜子的拼音(mei zi),是黍的俗称,糜子黍子是同一种杂粮米。因品种不同,分为“软糜子”和“硬糜子”两种,口感不同是软糜子和硬糜子最明显的区别。其中,糯性糜子称为软糜子或黏糜子,脱皮后称为软米或大黄米;粳性糜子称为硬糜子或糜子,脱皮后称为糜米或黄米。硬糜子和软糜子米的吃法有明显不同。软糜子通常用来煮粥、包大黄米粽子,磨成面粉(大黄米面)后做黄糕(黍子糕)、油糕(黍子面油炸糕)、油囫囵(同“油胡兰”)、豆包。硬糜子面做糜面馍馍或窝窝。糜子米呈淡黄色,颗粒直径比小米略大,磨成面粉,俗称黄米面、糜子面或黍子面。去果实的糜子,其茎穗部分可以做成笤帚,人们日常用来扫炕、扫除杂物的工具,称为糜子笤帚或黍苗笤帚。
▲糜子知识科普
▲红糜子颗粒
▲大黄米粽子
▲可做扫帚的糜子秸秆
糜子的性味归经与功效与作用
糜子,也称黍子或黍米,性味甘、平、微寒、无毒,是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之一,“入脾、胃、大肠、肺经”,功能“补中益气、健脾益肺、除热愈疮”。主治气虚乏力、中暑、头晕、口渴等症。黍米还可以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呃逆烦渴、泄泻、胃痛、小儿鹅口疮、烫伤等症。
▲糜子图片
糜子的种植历史
糜子,起源于我国北方黄河流域,由野糜子进化而来,曾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也是7000年前华夏先民的唯一主粮,种植历史可追溯到10000年以前。糜子现在主要种植在陕西、山西、内蒙古、东北等杂粮生产地,糜子、糜子面也成了山西、陕西很多地区老百姓的主食。作为农业文明中较早被“驯服”的粮食作物,我国多地有漫长的糜子种植史,尤其是在灾害频发、粮食不充裕的年代,糜子因其耐旱、耐瘠薄、产量稳定、生育期变幅大等特性,成为不少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救命粮”。
糜子是陕西省榆林市山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糜子种植是促进榆林市特色农业发展和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2020年,作为国家糜子主产区,榆林市府谷县糜子种植面积达87000亩,平均亩产达到450斤,按5.2元/公斤左右的收购价来计算,仅一产产值(即糜子种植收获的农产品产值不含农产品加工等附加产值)就达1.02亿元。陕北老百姓用糜子酿酒、做糕有着悠久的历史,辈辈相传,手把手授艺,制作的过程繁琐且操作要求较高。油糕、糜子窝窝、米黄等都是以糜子为食材的极具陕北特色的传统美食。
乡味蕴含着乡愁。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也曾提到一种以糜子为原料的美食。在老字号西安饭庄,总书记看着正被厨师装盘的食物,用地道的陕西话说:“这是凉皮子、洋芋擦擦,还有陕北糜子糕。”总书记说,我插队的时候就吃过这儿的菜。“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对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考察路上总书记与老乡关于“糜子”的这段对话,再一次彰显人民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