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五谷养生 > 阅读详情

小米红枣燕窝粥的做法

发布时间:2013-07-10 11:27:22    来源:小米网    阅读次数:18941

《本草纲目》中提到,燕窝性平,入肺主气、入肾滋水、入骨补脾、补而不燥。常服燕窝,有润肺、清肠热、补肺虚的显著疗效。“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小米具有五大功效——健胃消食、降脂降压、滋阴养血、抗菌消炎、调节睡眠。来看一下小米红枣燕窝粥的做法。

小米红枣燕窝粥的做法:

1、把干燕盏洗净表面,放干净容器中,倒入100毫升纯净水。

2、泡发5小时或更长,至燕盏完全发大至通透,泡发好的燕盏大约是原重量的6-7倍。

3、把泡发好的燕盏放入过滤网内冲洗干净,如有细小的绒毛用镊子挑出。

4、燕盏完全泡发后,沿纹理撕成条状,燕头较厚处剪开或撕开成细条(这样处理后再炖煮效果更好)。

5、取一杯小米,5颗红枣冲洗下备用。

6、取一个大点的锅子,把小米倒入。

7、再加入五小碗清水(约1000毫升)。

8、加盖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煮30分钟至粥变浓稠。

9、开盖加入1.5小碗清水(约300毫升),搅拌均匀。

10、煮开后放入泡发处理好的燕窝,放入红枣。

11、小火慢煮30分钟即可,期间需要不断搅拌防止粘底,吃到时候可根据自己喜欢加入蜂蜜或者冰糖。

小米红枣燕窝粥
▲小米红枣燕窝粥

小米红枣燕窝粥烹饪技巧:

1、鉴别是否特干燕窝的办法是,干燕窝浸泡后的发头效果很好,约是原重量的6-7倍,这可以证明是特干燕窝。

2、品质好的燕窝炖煮完毕后呈完整的条状结构,口感Q弹爽滑并且吃上去有股蛋白的清香。

3、燕盏泡开后,可沿纹理撕成条状,燕头坚硬处剪开或者用手撕开成细条;这样处理后再炖煮效果更好。

4、燕盏泡发后如果是用明火隔水炖煮的方法,那么需要60-90分钟;而碎燕条泡发后用明火隔水小火炖燕窝,一般45钟就够了。如果用电炖锅来炖煮,那么时间要适当延长。

红枣小米燕窝粥
▲网友做的红枣小米燕窝粥

小米红枣燕窝粥的营养功效

《本草纲目》中提到:燕窝性平,入肺主气、入肾滋水、入骨补脾、补而不燥。常服燕窝,对于长期熬夜睡眠不足、烟酒过多的男士有润肺、清肠热、补肺虚的显著疗效,是不可多得的“洗肺”佳品。《本草纲目》中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小米具有五大功效——健胃消食、降脂降压、滋阴养血、抗菌消炎、调节睡眠。

饮食小常识——教你如何挑选燕窝

1、看:燕窝应该为丝状结构,由片块结构构成的不是真燕窝;纯正的燕窝无论在浸透后或在灯光下观看,都不完全透明,而是半透明状。

2、闻:燕窝有特有馨香,但没有浓烈气味。气味特殊,有鱼腥味或油腻味道的为假货;

3、摸:取一小块燕窝以水浸泡,松软后取丝条拉扯,弹性差,一拉就断的为假货;用手指揉搓,没有弹力能搓成浆糊状的也是假货。

4、烧:用火点燃干燕窝片,如果是真燕窝就绝不会产生任何剧烈声响的飞溅火星。

展开全部内容
文章地址:http://www.huangxiaomi.net/topic/t9hreq.html
已有1条评论>>参与评论

* 请自觉遵守政策法规,文明发言。

相关内容
  • 粗杂粮中小米的食用方法

    粗杂粮中小米的食用方法

    粗杂粮中小米和细粮搭配可以做二米粥、小米绿豆粥、腊八粥、小米红糖粥、小米粉馒头等,小米粗粮可以细做成小米煎饼、小米粉窝头、小米山药粥,还有地方风味小米食品,如吕家糊粥、淄博茶汤、晋中珍珠粥、铜川雪花糖、曲阜枣煎饼、满族龙虎斗等。

  • 生气对身体伤害有多深

    生气对身体伤害有多深

    生气对身体有什么危害?生气时,会刺激毛囊,引起毛囊周围的炎症,皮肤出现色斑问题。女人生气伤乳腺和子宫。老生气会使甲状腺功能失调。生气时大量血液涌向大脑,此时血液中含有毒素最多,加速脑部衰老。女性情绪冲动时,呼吸急促,甚至过度换气,危害肺健康。

  •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沧海一粟,意思是指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沧海一粟的粟是指粟米或小米。沧海一粟后半句是吾生须臾。沧海一粟出自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前赤壁赋》中的诗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开国元勋粟裕大将常常引用“沧海一粟”谦虚自比。

  • 美容瘦身茶,你喝对了吗?

    美容瘦身茶,你喝对了吗?

    健康减肥茶有哪些?针对节食者、体质浮肿者、爱吃肉者、希望刮油消脂者、便秘者等不同减肥情况配制,给大家推荐12种美容瘦身茶,轻松喝掉身上的脂肪。节食喝乌龙茶,浮肿喝薏仁茶,压力造成便秘喝荷叶茶,节食便秘喝决明子茶,涨气喝大麦芽茶,消脂喝柠檬茶,积食喝普洱茶,护胃喝玫瑰花茶,清火排毒喝菊花茶,油腻喝陈皮茶。

热门内容
最新发布

Copyright © 2025  www.huangxiaomi.net  小米网   版权所有“黄小米,大产业!”   联系邮箱:xiaomichanye@qq.com(商务合作

关于我们   国家工信部备案:晋ICP备2023017507号-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温馨提示: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消费、医疗依据。

百度 360网站安全检测

隐藏客服 咨询客服